2020年7月13日上午,杏盛娱乐舉辦“杏盛格致大講堂”第132講。市高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一級高級法官林立應邀為杏盛娱乐師生作了題為“法律人的職業素養和能力”的講座,共600余名師生參加。本次講座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下講座設在長寧校區智慧教室。講座由杏盛娱乐教授、博士生導師、杏盛教育院副院長張勇主持。
林立副院長結合自身職業經歷、相關實踐案例以及域外的法學教育、法律職業經驗、理念,首先強調了“法律人的職業素養和能力”這門課的重要性,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地為線上、線下師生勾勒出當下法律人所應具有的職業素養和能力。接下來,林立副院長指出,一是“選擇了一種職業,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選擇成為法律人,自己的言談舉止便要符合法律人的身份,嚴謹、細致、精致、極致的思維模式將是法律人群體的共同寫照;二是“職業素養是法律人履行法律職責的基石”,每一個法律崗位都有其匹配的崗位勝任力模型,人與崗位的匹配性決定著自身是否適合做法律人,匹配性源自於天賦以及後天能力的培養,匹配性越高就意味著更好的職業素養和能力,如果匹配性不夠,則需要加倍努力和約束自己。最後林立副院長強調,法律人應當具備四個方面的職業素養和能力:一是要擁有與時俱進的司法理念。理念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應當以先進的理念指導法律工作的開展。二是要擁有良好的職業操守。良好的職業操守是指法律人應當對憲法和法律、本身的職業及擁有的權力懷有敬畏感。三是要擁有高超的法律技能。法律人應具備“T字型形結構”的知識結構,要以紮實的專業知識為基礎和內在,以高智商、高情商、語言能力及創新能力為上層和外在,並樹立群眾意識,樂於將晦澀的法言法語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遞給群眾。四是要嚴於律己、清正廉潔。作為法律人必須要守住底線、劃清界線、設好防線,這是法律人的生命線。法律人必須高度重視來自親朋好友及各種方面的圍獵,要有效消除脆弱性、疏忽性、刺激性和易感性。
之後講座進入提問交流環節,線下及線上同學都積極提問互動,同學們就如何控製演講辯論時的緊張情緒、控辯審三方所應具備的職業素養及能力的差別等問題向林立副院長請教,並進行了深入探討。講座結束後,在場同學紛紛表示主講人的講座內容豐富、實踐性強,有思想、有理論、有實踐且有高度、有深度。
最後,張勇教授對本次講座進行總結發言,強調了提高法律人素質是當今社會的必然要求,以及職業理念、職業操守和職業作風在法律職業素養中的重要性,並指出司法是解釋和適用法律的活動,需要對知識、技巧和能力進行綜合運用。他指出,林院長以鮮明的觀點結合豐富的事例對本次講座主題進行了深刻解讀,促進了大家對於法律人職業素養和能力的認知,相信本次講座能為同學們在未來成為合格法律人打下良好的基礎。講座在熱烈的掌聲和濃厚的學術氛圍中圓滿結束。